-
【长寿区招商】重庆长寿区57个工业项目集中签约开工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
长寿经开区近期举行工业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,57个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,涵盖新材料、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,标志着当地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。此次项目落地将进一步强化产业链集群优势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 一、项目规模与结构凸显产业升级方向 此次集中签约开工的57个工业项目中,签约项目22个,总投资184亿元;开工项目35个,总投资131亿元。项目覆盖新材料、化工医药、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、消费类制造业及环保产业六大领域,其中新材料与化工医药占比超六成,体现长寿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思路。双象集团作为重点企业,其MMA新材料项目一期投产与二期开工同步推进,超纤项目填补了聚氨酯产业链下游环节,预计年用巴斯夫MDI原料达1万吨,形成产业链闭环效应。 二、产业集群效应加速形成 长寿经开区通过“龙头项目+配套企业”模式,已构建起聚氨酯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链。此次新引进项目中,超纤项目直接衔接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的MDI产能,进一步巩固了重庆在高端化工材料领域的优势。数据显示,当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已连续多个月领跑全市,1-10月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.8%,表明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正在释放。 三、创新驱动与绿色转型并重 项目规划严格遵循五大发展理念,重点引入智能化、低碳化技术。例如电子信息类项目均配备数字化车间标准,化工医药类项目采用国际环保工艺。长寿区明确提出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,此次开工的装备制造项目中有三成涉及工业机器人应用,与重庆建设“智造重镇”目标高度契合。 四、营商环境优化赋能可持续发展 长寿区通过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,保障了此次集中签约开工的高效推进。经开区设立专项工作组,协调解决企业用地、能耗等关键问题,使得双象集团等重大项目实现“拿地即开工”。这种服务模式已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,预计57个项目全部达产后,将新增就业岗位超万个。 此次集中签约开工是长寿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实践,通过精准引进高附加值项目,推动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为重庆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未来,当地还将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持续补链强链,进一步释放高质量发展潜能。
2025-07-27
-
【长寿区招商】长寿区90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助力区域产业升级
在2021年第一季度,长寿区成功举办工业项目集中签约和开工投产活动,90个项目聚焦钢铁冶金、新材料、信息技术及装备制造等核心产业,招商引资成效显著。该项目集群投产达效后,预计年产值近900亿元,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并衔接重庆市"十四五"规划战略布局。 一、活动整体概述与项目构成 长寿区组织的工业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运行动涉及68个开工投产项目和22个签约项目,总投资规模庞大。开工项目投入约193亿元,签约项目引资总额达230亿元,涵盖热塑材料、光学级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线。整个集群融合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,服务于汽车、电子及新能源等应用领域。长寿区作为重庆市工业重镇,通过集约化布局强化了链条式招商引资,为区域产业集聚注入新动能。 二、开工投产重点项目聚焦技术突破 开工投产项目中,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的F08B线智能制造技术改造成为亮点。该项目总投资5.7亿元,对原有热塑玻璃纤维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冷修升级,提升原料处理、池窑拉丝等核心环节效率。升级后生产线产能稳定,主要产出热塑短切和风电用纱,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及轻工业,预计年产值4亿元。此技术提升不仅加固企业国内特种玻纤研发基地地位,还通过智能制造示范引领行业转型。长寿区近年来依托类似项目培育新材料集群,与重庆市"十四五"制造业规划紧密衔接。 三、签约项目彰显科技创新与进口替代潜力 签约环节的22个项目突出高科含量与战略意义,例如江苏双象集团协议的年产30万吨光学级PMMA/MS新材料项目。作为国内首批大规模光学级制品生产计划,该项目将打破海外垄断,缓解产品进口依赖,应用于汽车内饰、照明器材等多元场景。协议金额大、技术密集特点显著,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可观。长寿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此类创新型企业入驻,不仅优化产业结构,还契合重庆市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宏观导向。 四、经济贡献与区域联动效应 项目集群整体投产达效后,预计为长寿区带来年产值近900亿元的贡献,拉动就业和税收增长,并辐射重庆整体工业生态。项目集中在高端材料与制造领域,衔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,强化产业链韧性。长寿区依托招商引资机制,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,加速向智能绿色制造转型,呼应了"十四五"推动实体经济振兴的蓝图。综合影响将促进重庆市工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。 五、前瞻发展与政策支持框架 长寿区在招商引资中注重政策适配与要素保障,例如优化审批流程和基础设施配套。此次项目集群体现长寿区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战略定位,与重庆市鼓励创新驱动和开放合作的法规协同。预计项目推进将持续释放协同效应,巩固长寿区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核心优势,并支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。未来,长寿区将继续深化招商引资力度,推动产业高端化路径。
2025-07-24
-
【长寿区招商】长寿区加速打造新材料产业高地 推进国际化特色化战略
重庆市长寿区正积极实施招商引资策略,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。在2023年底召开的第十四次党代会上,长寿区明确了成为新材料产业国内领跑者和全球并跑者的目标,通过产业升级、人才引进和创新平台建设,推动新材料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石。招商引资作为核心环节,支撑了长寿区整体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,为实现国际化特色化高地奠定基础。 一、党代会的战略决策与全球定位 在2023年底,长寿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了重要发展蓝图,提出加速建设新材料高地的目标。这一决策基于长寿区新材料产业的坚实基础和全球发展趋势,明确了打造国际化、特色化产业生态的路径。长寿区位于重庆市核心工业带,区位优势显著,有利于融入长江经济带和国家战略布局。党代会强调了招商引资的关键作用,鼓励吸引外资和高端项目入驻,以支撑产业规模化发展。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,长寿区正逐步形成以新材料为核心的产业集群,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。 二、产业发展与技术升级基础 长寿区已构建了新材料产业的稳健框架,累计投入资金支持技术改造和智能化升级。实施众多项目推动工厂和车间数字化,其中化工新材料领域占据重要份额。这种技术升级强化了产业韧性,提升了产品国际竞争力。长寿区利用现有资源优势,如靠近长江水道的便利条件,促进原材料供应和物流链高效运作。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生产成本,增强了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应对能力,为国际化高地建设提供坚实支撑。 三、人才引进与创新生态建设 人才是新材料高地发展的核心驱动,长寿区实施系列举措引育高端人才,包括招引专业领域领军人物和建立智库平台。同时,推动人才工程覆盖创新型和应用型领域,提升企业整体人才素质。这一战略结合招商引资机制,吸引外部投资配套人才资源。长寿区还加速创新载体升级,培育多层次研发中心和科技企业,强化产学研融合。通过政策扶持和机制优化,长寿区打造了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,确保新材料技术前沿与国际同步。 四、企业协作与全球影响力提升 长寿区推动企业构建国家技术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,如支持相关公司拓展国际合作。康普化学、环松科技等企业强化研发能力,而川维化工和小康动力等则推动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。这些举措提升了产业价值链水平,增强了全球产业链整合能力。长寿区借助招商引资强化外部合作网络,与全球伙伴建立技术交流和市场共享机制。国际标准对接和品牌建设加速长寿区成为全球并跑者,展示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国际形象。 五、未来发展路径与战略深化 长寿区将继续深化新材料高地建设策略,以国际化视野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。强调创新驱动和招商引资协同,吸引更多全球项目落户长寿区。中长期战略包括强化政策配套、完善基础设施和优化营商环境,确保新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。通过监测全球趋势,长寿区动态调整路径,在碳中和技术、新能原材料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。最终目标是巩固国内领先地位,扩展国际市场份额,为中国新材料产业贡献标杆力量。
2025-07-07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